《雉带箭》读书笔记

《雉带箭》作者: 唐 韩愈

第一部分:《雉带箭》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作品风格独特,善于捕捉艺术形象来描述客观事物,其诗作《雉带箭》即为典型代表。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雉带箭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雉带箭》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当时韩愈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中任职,并被辟为节度推官。此诗是韩愈随从张建封射猎时所作,主要描绘了将军弯弓巧射野雉的场面,展现了将军的射技高超和自信风采。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四周静悄悄的。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将军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地形渐窄,观者渐多,野雉受惊而飞,将军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将军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的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军吏都来向他祝贺。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雉带箭》全诗十句,虽篇幅短小却写得波澜起伏,神采飞动。此诗不仅以最经济的手法分合交错地描写了射者、射技、观射者和被射物,还巧妙地暗示了诗人的“诗法”,即査晚晴所谓“以留取势,以快取胜”。

首句“原头火烧静兀兀”,以“静”字烘托出猎前肃穆的气氛,与下文猎射时的动态形成强烈对照。次句“野雉畏鹰出复没”,简洁精炼地描绘出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三、四句转入猎射,通过“盘马弯弓惜不发”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将军的矜持、自信与运筹帷幄的风采。

接下来两句“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进一步渲染了射猎的紧张气氛,并通过野雉的受惊和将军的射箭,展现了将军射技的高超。随后的“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则通过侧面描写,更显出将军的绝妙射技和野雉的勇猛。

末两句“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在热烈的气氛中关合全诗,将军的骄矜得意与军吏的敬服庆贺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点明了“雉带箭”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将军的射技高超和自信风采,同时也体现了韩愈善于捕捉艺术形象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艺术手法。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雉带箭》不仅是一首描绘射猎场面的佳作,更是韩愈文学才华和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从文学角度来看,此诗在结构、语言、意象等方面都展现了韩愈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从结构上看,《雉带箭》虽篇幅短小却层次分明、波澜起伏。全诗以射猎为主线,通过猎前、猎中、猎后的不同场景转换,将射者、射技、观射者和被射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留白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使得全诗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其次,从语言上看,《雉带箭》用词精炼、准确生动。如“静兀兀”、“出复没”、“盘马弯弓”等词语都极具画面感和表现力,使得全诗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效果。

再次,从意象上看,《雉带箭》通过“原头火烧”、“野雉畏鹰”、“将军盘马弯弓”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还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如“原头火烧”象征着猎前的肃穆与紧张;“野雉畏鹰”则象征着弱者的惊恐与无助;“将军盘马弯弓”则象征着强者的自信与运筹帷幄。

除了文学价值外,《雉带箭》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韩愈不仅赞美了将军的射技高超和自信风采,还通过将军的形象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将军的射猎过程中,也体现在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从容不迫和运筹帷幄之中。

此外,《雉带箭》还反映了韩愈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当时唐朝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严重,韩愈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知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诗中通过描绘将军的射猎场面和自信风采,寄托了自己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期望和信念。

综上所述,《雉带箭》不仅是一首描绘射猎场面的佳作,更是韩愈文学才华和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精髓,也可以从中汲取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