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作者: 唐 韩愈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在思想上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正值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的身份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的战事。大军在取得胜利后,韩愈先行到达潼关,并在此地写下此诗,通过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方面抒发胜利豪情,另一方面通知对方准备犒军。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荆山已经远去,华山迎面而来,太阳升起时,潼关的四扇大门全部打开。刺史大人啊,务必不辞辛苦,不嫌路远地来潼关迎接等候啊,因为宰相公刚刚打了个大胜仗,攻破蔡州,班师回来了。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这首诗节奏明快,语意爽直豪迈,情调轻松亲切。诗的前两句用泼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行军途中的壮丽图景:荆山远去,华山迎面,潼关日出,四门大开。这种山去山来、城门大开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行军之舒畅,也暗示了国事之太平、人心之爽朗。后两句则毫无顾忌地要地方官来迎接、犒劳,却并无恃功骄人之意,反而显得亲切无间。
从艺术角度来看,此诗以劲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中见波澜壮阔,是唐绝句中富有个性的佳作。尤其是“荆山已去华山来”一句,开笔极有气魄,为全诗定下了雄壮的基调。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变化,更蕴含了时间上的流逝和胜利的喜悦。而“日出潼关四扇开”一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象征了藩镇割据局面的一时扭转和“元和中兴”的实现。
此外,诗的后两句还体现了韩愈的政治智慧和人情味。他通过直接呼告的方式,要求刺史张贾远迎凯旋的将士,这不仅是对地方官的提醒和督促,也是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信表达。同时,这种语气也显得亲切无间,没有恃功骄人之意。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这首诗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标志着唐朝对藩镇割据势力的一次重大胜利,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韩愈作为随行的一员,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因此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首先,从地理角度来看,荆山、华山、潼关等地名不仅构成了诗作的背景,也寓意着行军途中的艰辛和胜利的到来。荆山位于今河南灵宝境内,华山则位于陕西华阴市南,两地相距二百余里。韩愈在诗中通过荆山远去、华山迎面的描绘,展现了行军途中的地理变化和时间流逝。而潼关作为古代军事要塞,其四扇大门的打开则象征着胜利的到来和国家的统一。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反映了韩愈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韩愈一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这种主张不仅是对文学形式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淮西大捷的背景下,韩愈通过诗作抒发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振兴的信心。他相信通过平定藩镇割据势力,唐朝可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韩愈的政治智慧和人情味。他通过直接呼告的方式要求刺史张贾远迎凯旋的将士,这不仅是对地方官的提醒和督促,也是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信表达。同时,这种语气也显得亲切无间,没有恃功骄人之意。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体现了韩愈的政治智慧,也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之一,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韩愈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他的诗作以劲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中见波澜壮阔;以直赋作结,将全诗一语收拢;以抒情笔调通知地方官准备犒军,既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激情又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综上所述,《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作,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它通过描绘行军途中的壮丽图景和抒发胜利豪情的方式,展现了韩愈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振兴的信心;通过直接呼告的方式要求刺史张贾远迎凯旋的将士,体现了韩愈的政治智慧和人情味;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也是韩愈个人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