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作者: 唐 元稹
第一部分:《放言五首》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九世孙,家世显赫,但自幼家境贫寒。元稹九岁能文,才华横溢,与白居易齐名,并称为“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现实。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放言五首
其一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其二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
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其三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其四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干。
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放言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政治抒情诗。这组诗创作于元和十年(815年),当时元稹因弹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在贬谪途中,元稹心情郁闷,借酒消愁,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以“放言”为题,意为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表达了元稹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其一
近来逢酒便高声歌唱,醉后乱舞诗意狂放几近入魔。
五斗酒用来解酒还嫌不够,倒满十分的酒盏也不嫌多。
眼前的仇敌都不要再问了,身外的功名任由它去吧。
死不过是等闲之事,生已经让我们得到了,还能拿我怎么样呢?
其二
不要把心事都寄托在长沙,云飘到哪里不都是自己的家吗?
酒煮熟了就学渔父那样喝酒吃酒糟,饭来了就像神鸦一样张开口。
竹枝为了等待凤凰把千根茎都伸得那么直,柳树总是迎着春风朝着一个方向斜飞。
一直以来总是被天公施舍雨露,等到竹子的果实成长以后也就尽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三
雷霆轰鸣闪电炽烈频频数声,无奈我这个狂夫就是不顾惜身子。
纵使被雷电烧作灰烬,我也宁愿与人家骨头被埋不同,化作被高高扬起的灰。
如果能够修得成为蝴蝶我就去寻找有花的树,倘若化成了江里的鱼我就可以尽情摇摆我锦色的鱼鳞。
如果注定有乖戾的龙在这里的某个地方那又何须惊动自己要来的人呢?
其四
如果你安得了心的源头那么你到哪里都是心安的何必还要一天到头望着那树林山峦呢?
玉英只有朝向火才会变冷莲叶本来就是在水面上的自然总是干的。
甯戚在那里喂牛其实是在图私底下的事而陆通跟孔子唱“凤歌”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他们都各有目的各自当情各自欢。
其五
泰山不要欺侮那些微小的毫末颜子也没有心去羡慕老彭那样长寿的人。
松树虽然千年终究还是要朽烂的槿花虽然只开一天但也自得其荣。
何必留恋这个世界而常常忧虑死亡呢?也不要嫌弃自己的生命而厌倦生活。
生与死都是虚幻的幻人的哀乐又寄托在什么情感之上呢?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放言五首》是元稹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这组诗以“放言”为题,表达了元稹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一首诗通过描写元稹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的形象,展现了他被贬后的郁闷心情和对权贵的蔑视。诗中“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一句更是表达了他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接受。
第二首诗则以云为喻表达了元稹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诗中“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等句则通过描写渔父和神鸦的生活状态来暗喻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态。
第三首诗通过描写雷霆轰鸣、闪电炽烈的场景来象征社会的黑暗和权贵的残暴同时以狂夫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宁死不屈的精神。诗中“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等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元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第四首诗则以心源为喻表达了元稹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干”等句则通过描写自然现象来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甯戚、陆通等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他们人生智慧的认同。
第五首诗则以泰山、松树、槿花等自然物象为喻表达了元稹对生死、贵贱、贫富等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诗中“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等句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以自然物象为喻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放言五首》不仅是元稹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他人生智慧和情感世界的深刻展现。通过对这组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元稹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看法。
首先从政治抒情的角度来看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元稹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元稹因弹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在贬谪途中他心情郁闷借酒消愁创作了这组诗。诗中他以狂夫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宁死不屈的精神;同时以自然物象为喻暗喻社会的黑暗和权贵的残暴。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元稹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正直官员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其次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元稹对生死、贵贱、贫富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在诗中元稹以泰山、松树、槿花等自然物象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死、贵贱、贫富等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死、贵贱、贫富都是相对的、无常的因此不必过分执着于这些外在的东西。相反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元稹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再次从情感世界的角度来看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元稹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在诗中元稹以云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以渔父和神鸦的生活状态来暗喻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态。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元稹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和无奈。这些情感真挚的诗句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元稹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此外这组诗还体现了元稹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在诗中元稹以自然物象为喻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甯戚、陆通等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他们人生智慧的认同。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元稹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最后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看这组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元稹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元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