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州宅夸于乐天》作者: 唐 元稹
第一部分:《以州宅夸于乐天》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元稹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于通过细腻的描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他的《以州宅夸于乐天》一诗,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以州宅夸于乐天》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
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
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以州宅夸于乐天》是元稹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任上写给好友白居易的一首诗。元稹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二月拜相,但仅三个月后,便因与裴度一同中了李逢吉的阴谋而被罢相,贬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长庆三年(823年)八月,元稹又奉诏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越州风景秀丽,元稹在此安顿下来后,便向好友白居易夸耀州宅的美好,于是作此诗,以竹筒贮诗传递给白居易。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州城环绕着仿佛触及云端的山峦,镜湖和稽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四周总是面对着如画的屏障,全家终日悠闲地生活在楼阁之中。夜空中的星星与银河似乎降落在屋檐之前,鼓声和号角声惊人地从地面回响。我本是天宫中玉帝的侍从,即便被贬谪至此,仍能居住在这仙境般的蓬莱。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以州宅夸于乐天》一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越州州宅的优美环境和元稹豁达的心境。首联“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描绘了州城四周环绕的山峦和眼前的镜湖、稽山美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壮丽的画面。颔联“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则进一步强调了州宅的优美环境和舒适生活。颈联“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州宅地势之高和夜景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元稹内心的激荡与不平。尾联“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则表达了元稹豁达的心境和自嘲的意味,他虽然被贬谪至此,但仍能享受这仙境般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越州州宅的优美环境,也反映了元稹豁达的心境和自嘲的意味。他通过这首诗向好友白居易夸耀自己的新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以州宅夸于乐天》不仅是一首赞美州宅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歌。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稹的人生态度和文化观念。
首先,从人生态度的角度来看,《以州宅夸于乐天》体现了元稹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被贬谪至越州后,元稹并没有沉溺于失落和苦闷之中,而是积极适应新环境,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他通过这首诗向好友白居易夸耀自己的新居,不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种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使元稹能够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和借鉴。
其次,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看,《以州宅夸于乐天》也反映了元稹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诗中“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一句,借用了道教中的“蓬莱仙境”和“玉皇大帝”等文化符号,既表达了元稹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即使被贬谪至此,仍能享受这仙境般的生活,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启示和借鉴。
此外,《以州宅夸于乐天》还体现了元稹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诗中通过对州宅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越州州宅的优美环境和元稹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自然美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这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不仅反映了元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自然启示和借鉴。
最后,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以州宅夸于乐天》也展现了元稹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将州宅的美景和元稹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上的精湛表现,不仅使《以州宅夸于乐天》成为了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以州宅夸于乐天》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歌作品。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稹的人生态度和文化观念,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示和借鉴,使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