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作者: 唐 杜牧
第一部分:《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风格俊爽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杜牧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疾苦,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4年-846年)任池州刺史时所作。当时,杜牧的好友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他,两人在游览池州名胜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张祜曾因为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的一次举荐比赛中未能胜出而心生不满。杜牧得知此事后,深感张祜的才华被埋没,于是在张祜离开池州后,写下了这首《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以表达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白居易的不满。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内心百感交集难以自控,一声画角在夕阳下的楼上孤零零地响起。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千首诗篇足以轻视那万户侯。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七言绝句。杜牧在诗中通过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张祜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好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世风日下的伤感之情。
首句“百感中来不自由”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沉痛的基调。次句“角声孤起夕阳楼”则以景寓情,通过角声在夕阳下的楼上孤零零地响起,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之情。
三、四两句“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则通过哲理的阐发,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大道的追求。诗人以“睫在眼前长不见”比喻人们对眼前事物的忽视,暗指张祜的才华被埋没;而“道非身外更何求”则强调了大道就在内心,不必向外寻求,这是对张祜才华的肯定和对白居易不识人才的讽刺。
末句“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则是对张祜才华的极高赞美。杜牧认为张祜的千首诗篇足以轻视那万户侯的高官厚禄,这既是对张祜清高豁达品格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开阔。杜牧通过对张祜才华的赞美和对世风日下的伤感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七言绝句,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牧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首先,从诗中的情感抒发来看,杜牧通过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白居易的不满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杜牧深知文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也深知文学家的社会责任。他认为文学应该关注现实、反映社会、批判时弊、弘扬正气。因此,在得知张祜的才华被埋没后,他深感愤慨和不平,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这种情感不仅源于对好友的深厚友谊,更源于对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其次,从诗中的哲理阐发来看,杜牧通过对“睫在眼前长不见”和“道非身外更何求”的阐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大道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往往忽视眼前的事物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而盲目地向外寻求所谓的“大道”。然而,真正的大道其实就在内心,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体悟才能真正领悟。这种哲理的阐发不仅体现了杜牧的深刻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再次,从诗中的艺术特色来看,《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具有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开阔等特点。杜牧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营造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外,杜牧还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最后,从诗中的文化价值来看,《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研究杜牧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牧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创作七言绝句的范例和借鉴,对于我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中,杜牧以真挚深沉的情感和深邃广阔的意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牧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