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作者: 唐 杜牧
第一部分:《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作者简介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和咏史诗著称,风格俊爽清丽,意境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杜牧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是他游开元寺,登水阁时的所见所闻及触景所发而作的。诗人在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感慨古今之变迁,遂写下此诗。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飞鸟在山色里飞来飞去,人们在水声中欢歌哭泣。深秋时节,千家万户都被细雨笼罩,落日时分,楼台在晚风中传出悠扬的笛声。我内心惆怅,无缘见到范蠡那样的高人,只能望着五湖东边的参差烟树,感慨万分。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宣州开元寺水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首联“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以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开篇,点出古今之变迁,而“天淡云闲今古同”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永恒不变,形成鲜明的对比。颔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通过描绘飞鸟和人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织和变化。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则以深秋和落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则表达了诗人对范蠡那样高人的仰慕和无法相见的惆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杜牧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牧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
首先,从哲理层面来看,这首诗揭示了自然与人生的永恒与变化。首联“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以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与自然景色的永恒不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颔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则通过描绘飞鸟和人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织和变化。这种交织和变化不仅体现在时间的流逝上,也体现在生命的诞生与消逝、欢乐与悲伤等各个方面。
其次,从情感层面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高人的仰慕。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通过描绘深秋和落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则表达了诗人对范蠡那样高人的仰慕和无法相见的惆怅。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杜牧通过表达对范蠡的仰慕,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杜牧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和咏史诗著称,风格俊爽清丽,意境深远。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在唐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杜牧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深邃情感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后世读者品味和研究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杜牧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思想,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