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作者: 唐 王维
第一部分 《渭川田家》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生于武则天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才华出众,诗画双绝。王维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雄浑壮阔的山水诗,也有细腻温婉的田园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深受后世推崇。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创作于开元后期,正值唐玄宗在位期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王维在此背景下,以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充满田园风情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寄托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部分 诗歌翻译
夕阳西下,余晖洒向村庄,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野鸡鸣叫,麦子秀穗,蚕像睡觉了一样,桑叶也变得稀少。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第五部分 诗歌赏析
《渭川田家》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全诗不事雕琢,纯用白描,展现了渭水岸边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的韵味。
首联“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以远景开篇,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老人惦念牧童、倚杖候门的温馨场景,充满了人情味。颈联“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以动衬静,野鸡鸣叫、麦苗秀穗、蚕眠桑叶稀,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生机与和谐。尾联“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则通过农夫归家、相见依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羡慕和怅然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和谐的田园世界之中。
第六部分 诗歌深度解读
《渭川田家》不仅仅是一幅田园风光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诗歌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维的隐逸情怀和人生哲学。
首先,从诗歌的景物描写来看,王维巧妙地选取了夕阳、墟落、穷巷、牛羊、野老、牧童、雉雊、麦苗、蚕眠、桑叶、田夫等富有田园特色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些景物不仅具有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例如,“斜光照墟落”中的“斜光”不仅写出了夕阳的余晖,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静好;“穷巷牛羊归”则通过牛羊归村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其次,从诗歌的人物形象刻画来看,王维通过野老、牧童、田夫等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情味。野老倚杖候门,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田园生活的闲适;牧童归家,田夫相见依依,则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更寄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再者,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渭川田家》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羡慕和怅然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深知自己身在官场,无法真正归隐田园,因此心中充满了怅然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此外,《渭川田家》还体现了王维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渭川田家》正是这种创作理念的典型体现,它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从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看,《渭川田家》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唐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背景下,王维以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充满田园风情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寄托了人们对平静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渭川田家》是一首充满田园风情的佳作,它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通过对诗歌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维的隐逸情怀和人生哲学以及唐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诗歌和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