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
第一部分:《幸福的方法》作者简介
《幸福的方法》是由哈佛大学最受欢迎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著。泰勒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两门课程被哈佛学生们分别推选为最受欢迎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泰勒博士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还受聘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心理咨询顾问和培训师,其课程因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第二部分:《幸福的方法》经典语录十条
-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 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感知力,它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你所拥有的。
- 真正的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意义则来自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
- 不要问自己是否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或者未来的幸福,而要问如何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的幸福。
-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能力。
-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找出哪些是你在生活中真正想做的事,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 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幸福就在这些平凡的瞬间中。
- 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 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声望或权力,而是幸福。
- 幸福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让自己更幸福,也可以选择让自己陷入痛苦和不满。
第三部分:《幸福的方法》内容简要
《幸福的方法》是一本探讨如何获得和保持幸福的书籍,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传统智慧精华,为读者提供了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书中,泰勒博士首先提出了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感知力,它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你所拥有的。这一观点打破了人们对幸福的传统认知,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态度。
接着,泰勒博士通过四种人生模式(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人生)的阐述,帮助读者理解不同人生模式下的幸福体验。他指出,享乐主义型的人只注重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未来的后果;忙碌奔波型的人则为了未来的目标而牺牲当下的幸福;虚无主义型的人则既无法享受当下,也对未来失去了希望;而幸福型人生则能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当下,同时期待更加满意的未来。
书中,泰勒博士还强调了感恩、习惯、目标设定等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他建议读者每天记下五件值得感恩的事,培养感恩的习惯,从而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同时,他也鼓励读者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找出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真正想做的事,然后努力地去追求。这些目标必须是自我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外界强加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泰勒博士还提到了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他指出,紧张、激烈和充满压力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内心,对生命的感知力、对生活的感受力在下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和心态,让身心合一,重新掌握生命的控制权。
在探讨幸福的方法时,泰勒博士还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之一。无论是亲密关系、友谊还是工作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包容和关爱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网络。
总的来说,《幸福的方法》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书籍。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幸福的本质和来源,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指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当下,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加充实和满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