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十五》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秋浦歌十七首·十五》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奇妙,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是唐诗的两大高峰之一。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广交朋友,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李白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或天宝十四载)。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五首,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他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但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这首诗构思新巧,夸张奇特,独具一格。首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便语出惊人,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诗人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令人叹为观止。

三四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诗人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如秋霜。这里的“不知”并非真的不知,而是故作不知,以发泄胸中的愤激之情。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整首诗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却又是体味不尽,体现出“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诗歌妙境。诗人以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他既为当时已陷入内乱的国家、百姓而愁,也为自己一生坎坷、怀才不遇而愁。这种深沉的忧郁和悲愤,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白发三千丈”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愁绪满怀、白发苍苍的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的白发,则把诗人的愁绪推向了极致。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诗人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如秋霜。这里的“不知”并非真的不知,而是故作不知,以发泄胸中的愤激之情。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照镜时的惊讶和痛切之情,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首诗还反映了李白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一生追求理想,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却屡遭挫折,未能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而这首诗,正是他内心痛苦和无奈的真实写照。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奇妙,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首诗,正是他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他以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综上所述,《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是李白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这首诗以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无奈,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