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吟》读书笔记

《江上吟》作者: 唐 李白

第一部分:《江上吟》作者简介

《江上吟》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江上吟》是李白在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另一种认为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根据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三“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的说法,可知李白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首诗。李白在仕途上一直未有所获,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失意中故作旷达的心理。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分别坐两头。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天上的仙人也要等待黄鹤才能在太空翱翔,我这个海客则是坦荡无忧的与白鸥嬉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我诗兴浓烈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江上吟》是李白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展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江上吟》不仅是一首描绘江上美景和诗人生活态度的诗歌,更是李白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李白对于人生、理想、现实的多重思考。

开头四句,“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这四句描绘了一个超越现实、自由而美好的世界。木兰枻、沙棠舟的珍贵,玉箫金管的精美,美酒千斛的富足,以及载妓随波的恣意,都展现了一种奢华而超脱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是李白对现实束缚的反抗,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中间四句,“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这四句通过仙人与海客、屈原与楚王的对比,揭示了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虽然超凡脱俗,但仍需等待黄鹤才能飞升;而海客则无心机巧,与白鸥为伴,自在逍遥。屈原的词赋永垂不朽,与日月争光;而楚王的台榭却早已荡然无存。这种对比,既是对理想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现实功名的嘲讽。

结尾四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这四句将诗人的傲岸不羁和对功名富贵的蔑视推向了高潮。诗兴浓烈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这种气势和胸襟,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独特魅力。而“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一句,更是以不可能的事情来比喻功名富贵的不长久,充满了尖锐的嘲弄意味。

通过《江上吟》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世界。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雄奇豪放的气势和瑰丽绚烂的色彩,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使李白成为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同时,《江上吟》也反映了李白在仕途失意中的旷达心理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李白个人的理想,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