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读书笔记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作者: 唐 李白

第一部分:《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生于西域碎叶城,后迁居四川。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意境深远著称,善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诗作如《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向青天明月提问,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是李白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据诗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知此诗是李白应友人贾淳之请而作的。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但根据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有学者推测此诗可能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左右。当时李白正处于仕途不顺、人生低谷的时期,这首诗或许正是他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今停下酒杯想问一问。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而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明月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幽幽月光尽情挥洒出清冷的光辉。人们知道这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从这云间消失?月亮里白兔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孤单地在月宫住着又有谁与她相伴?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耀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以月为主题,通过向青天明月提问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诗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以疑问句开篇,既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起源的好奇与困惑,也引出了全诗的主题——对明月的探索与思考。接着,“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人对于明月的向往和追求,又揭示了明月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明月虽然美丽,但人却无法攀附,而它似乎又愿意与人相伴,这种矛盾的情感为诗歌增添了更深的层次。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两句诗描绘了明月的美丽景象,如明镜般光洁照人,清辉洒满大地。而“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则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通过神话中的人物白兔和嫦娥来表达对月亮的向往和想象。白兔捣药、嫦娥孤栖,这些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深深向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几句诗则进一步将思考转向了时间和人生。诗人感慨今人已无法见到古时的明月,但明月却照耀过古人,从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他希望能在对酒当歌的时刻,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樽里,以此为人类带来一点永恒的美好。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李白的诗歌艺术和思想情感,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来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以月为主题,通过向青天明月提问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是思念、孤独、永恒等情感的载体。李白通过这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宇宙起源的好奇与困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哀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

其次,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一方面,诗人对明月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希望通过攀登明月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人攀明月不可得,明月只是与人相随而无法真正拥有。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神话中的人物白兔和嫦娥来表达对月亮的向往和想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进一步地,从诗歌的哲理思考来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蕴含了深刻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诗人通过向青天明月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宇宙起源的好奇与困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哀思。他感慨今人已无法见到古时的明月,但明月却照耀过古人,从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哀思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流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更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这些哲理思考不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视野,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宇宙、人生的新视角。

此外,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也展现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诗歌以疑问句开篇,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也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其次,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而美丽。最后,诗歌在结构上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既有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这些艺术特色使得诗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最后,从诗歌的历史价值来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国家的政治局势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李白诗歌艺术和思想情感的窗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它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