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 唐 李白
第一部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生于公元701年,卒于762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后迁居四川江油。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生动自然,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描绘壮丽山河的佳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创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当时李白在宣城(今安徽宣城一带)客居。他的友人李云(字叔云)时任秘书省校书郎,因事来到宣城,不久又要离开。李白在谢朓楼设宴为李云饯行,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还深刻抒发了李白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日,充满了烦忧。
万里长风送秋雁南飞,面对此景正可酣饮高楼。
你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如谢朓般清新秀发。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销愁,愁情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自在漂流。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情感饱满,语言豪放,意境深远。首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留恋。接着,“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则揭示了诗人当下的心境,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
三、四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超脱。五、六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
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让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于是有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和感慨。
末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则以旷达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全诗情感跌宕起伏,既有对过往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由的向往,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深刻内涵。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深刻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性格、情感和思想。
首先,从性格角度来看,李白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他豪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一面。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他没有选择沉沦和逃避,而是以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去面对。无论是“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壮阔景象,还是“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迈情怀,都充分展现了李白那不受束缚、追求自由的个性。
其次,从情感角度来看,这首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李白与李云之间的友谊深厚,面对友人的离去,他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同时,诗人也深刻感受到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现实的不满。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诗深沉而丰富的情感内涵。
再者,从思想角度来看,这首诗蕴含了李白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看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和绝望,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他相信只要保持内心的豁达和超脱,就能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白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通过赞美李云的“蓬莱文章建安骨”和自比“中间小谢又清发”,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推崇。同时,他也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不仅是一首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送别诗,更是一首深刻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感受他那豪放不羁、超脱世俗的个性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让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豁达和超脱,追求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