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读书笔记

《新安吏》作者: 唐 杜甫

第一部分:《新安吏》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新安吏》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当时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经过新安(今河南新安县),目睹了官府征兵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军队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围攻安庆绪叛军,但因指挥不力、士气低落等原因,未能破城。为了补充兵员,官府四处征兵,甚至征召未成年的中男(即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的男子)入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我行走在新安道上,听到喧闹的征兵声。我询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我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新安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杰作。全诗通过描述新安吏征兵的场景,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首先,诗歌以“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目睹征兵的场景。接着,通过诗人与新安吏的对话,展现了官府征兵的无情和残酷。新安吏的回答“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揭示了官府为了补充兵员,甚至征召未成年的中男入伍的残酷现实。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的质问,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征兵行为的不合理和荒谬。

其次,诗歌通过描述被征中男与亲人离别的场景,深刻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悲伤。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则孤苦伶仃,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描绘,则将这种悲伤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痛。

最后,诗歌在结尾处对百姓进行了开导和劝慰。诗人虽然对官府征兵的行为深感不满和愤慨,但他也明白这是战争的需要。因此,他劝慰百姓不要过于悲伤,相信官军会取得胜利,并且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他们。这种劝慰虽然有些言不由衷,但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新安吏》不仅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来看,《新安吏》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杜甫通过描述新安吏征兵的场景和被征中男与亲人离别的悲伤情感,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摧残。这种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和批判,是杜甫诗歌中一贯的主题之一。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其次,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新安吏》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和意境深远。全诗以叙事为主,通过诗人与新安吏的对话和被征中男与亲人离别的场景描绘,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诗歌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如健壮与瘦小、母亲与孤苦伶仃的对比,以及“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象征性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此外,《新安吏》还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而著称。《新安吏》正是这样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杰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民的苦难和挣扎。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映不仅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使其具有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最后,从诗歌的情感来看,《新安吏》也反映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对官府征兵的行为深感不满和愤慨,对人民的苦难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这是战争的需要无法避免。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例如他在结尾处对百姓的劝慰虽然有些言不由衷但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新安吏》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更是杜甫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