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笔记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杜甫

第一部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被誉为“诗史”。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自叙生平与理想,展现了诗人的才学、抱负及仕途失意的感慨。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时杜甫37岁,居长安。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称“野无遗贤”。杜甫此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便写了此诗向韦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苦况,并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

第四部分:诗歌翻译

富家子弟从不担心会饿死,而读书人却常因怀才不遇而误了自身。韦大人请您静静地细听,让我把自己的往事向您细说。我年少时便已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助。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诗篇可跟曹植相近。李邕曾主动上门访问我,王翰也愿意选择与我为邻。我自认为才识杰出,很快便能身居要职。我希望能辅佐君主,使其圣明超过尧舜,再度让社会风气返朴归真。然而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我虽赋诗于路,却并非像隐士那样自甘沉沦。我骑着驴行乞于市已有十三年,寄食长安度过无数春秋。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不久前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施展,却像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我很惭愧您对我的情意宽厚,我深知您待我一片情真。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我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我现在想往东入海归隐,很快就要离开长安。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我常想报答您对我的一饭之恩,况且我也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向您辞行的。我将如白鸥一样出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囚禁?

第五部分:诗歌赏析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的一首长篇自述诗,全诗直抒胸臆,慷慨陈词,深刻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

首联“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以鲜明的对比开篇,揭示了封建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为全诗奠定了悲愤不平的基调。接下来,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年少时的才学和抱负,以及现实中的困顿和失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甫昔少年日”到“再使风俗淳”的十二句,诗人用铺叙追忆的手法,展现了自己早年出众的才学和远大的抱负。然而,“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笔锋一转,写到自己多年被“儒冠误身”,处处受辱的经历。从“骑驴十三载”到“蹭蹬无纵鳞”的十二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长安寄食求仕的艰辛生活,以及应试落第后的无奈与悲愤。

尾联“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以奇峰突起的结尾,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和刚强的性格。这句诗不仅是对自己归隐江海、超脱世俗的决心的表达,也是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强烈控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质朴中见锤炼,含蕴深广。诗人通过对比和顿挫曲折的表现手法,将胸中郁结的情思抒写得如泣如诉,真切动人。这不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卓越的诗才。

第六部分:诗歌深度解读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不仅是杜甫对自己生平与理想的自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深刻揭露与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来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深刻反映了杜甫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以及他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诗中通过对比富家子弟与读书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同时,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年少时的才学和抱负与现实中的困顿和失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愤。这种主题的深刻性不仅体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其次,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运用了对比、铺叙追忆、借景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将胸中郁结的情思抒写得如泣如诉、真切动人。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诗人通过对比他人与自己、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冲突,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意蕴。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再次,从诗歌的文化内涵来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诗中的“纨绔”与“儒冠”不仅是两种不同身份的象征,更是两种不同人生观的体现。富家子弟不学无术却能衣食无忧,而读书人却常因怀才不遇而误了自身。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诗中的“白鸥”作为象征物更是寓意深远。它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归隐江海的决心和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

此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还体现了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述生平与理想,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和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愤。这种思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实现理想,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还体现了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自述生平与理想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残酷现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期望。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综上所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深刻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以及他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还体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