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神圣》读书笔记

《人与神圣》作者:[法] 罗杰·卡约瓦

第一部分:《人与神圣》作者简介

《人与神圣》是法国20世纪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罗杰·卡约瓦(Roger Caillois, 1913-1978)的代表作。卡约瓦是马塞尔·莫斯的弟子,深受涂尔干学派影响,并与乔治·巴塔耶共同创立社会学学会,致力于研究世俗社会中的神圣性问题。他的学术生涯跨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是“游戏研究”的重要理论家之一。1972年,卡约瓦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其代表作包括《游戏与人》和《人与神圣》等,后者更是法国新社会学派最初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部分:《人与神圣》经典语录十条

  1. 去听你的感觉。去听你的思想。去听你的体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与你的老师告诉你的、或者与你从书上读到的不一样,那就丢掉那些语言,语言是真理最不可靠的传播者。你的感觉才是你的上帝,你的灵魂。
  2. 一件事只因为你说它是对或错而是对或错。一件事并非本身就一定是对或错。
  3. 当你做任何事时,都应避免贴标签和判断。因为每个状况都是一个礼物,而在每个经验里都隐藏着一个宝藏。
  4. 别嫉妒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
  5. 我分割我的神圣目的,就是要创造足够的我的部分,以使我能在经验上认识我自己。为使创造者在经验上认识他自己为创造者,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去创造。
  6. 尽情玩乐,播撒喜悦,共享真爱。
  7. 你们是你们实相的创造者,而生命必会对你展现你认为它会展现的样子。
  8. 「要求」这个行为就是「它不在」的一个声明。
  9. 任何的决定和选择,其影响力不仅仅只限于做出决定和选择的当下的那一刻。
  10. 人生的第二个大幻象:生命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第三部分:《人与神圣》内容简要

《人与神圣》是法国20世纪思想家、作家、学者罗杰·卡约瓦于1939年撰写的一部社会人类学著作,后多次修订再版,至今仍然畅销。本书从马塞尔·莫斯的研究成果出发,将其与德国学派、英美学派的方法比较,既是一本人类学著作,同时也是充满启迪性的哲学文本,具有高度原创性和个人特色。

卡约瓦在书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有关“神圣”的全景图,探讨了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早期社会的神圣崇拜问题。他承接了法英美德等国社会学及社会人类学的成果,提出了关于神圣性的独创见解——节日理论。卡约瓦认为,神圣并非仅存在于宗教之中,战争、游戏、节庆、性、奢靡浪费等都是人类为追求神圣性体验而启动的社会行为,而宗教只是神圣的表现形式之一。神圣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感,既是个体存在的根本需求,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神圣与世俗的总体关系,指出神圣与世俗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第二章分析了神圣的矛盾性,包括圣洁与污秽、神圣的两极以及凝聚与分解等方面。第三章讨论了敬畏神圣的问题,提出了禁忌理论,解释了世界的结构、神圣法则与渎圣之举以及等级秩序与欺君之罪等概念。第四章则探讨了僭越神圣的现象,通过节日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节日中追寻神圣、重塑世界以及淫乐的作用。第五章总结了神圣在人类生命中的意义,认为神圣既是奠定生命的基石,也是通向死亡的大门。

卡约瓦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对原始部落的田野调查材料,以及美洲、非洲、大洋洲原住民文化和习俗,欧亚文明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与文学记述,还参考了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的著作,将中国古代尤其是上古时期的种种文化现象纳入讨论范围,使得论据旁征博引、扎实充分。他通过跨学科的写作方式,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神圣图景。

《人与神圣》的出版对我国社会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帮助。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神圣性问题的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信仰等方面的新视角和新方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中神圣崇拜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