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作者:张宏杰
第一部分:《饥饿的盛世》作者简介
《饥饿的盛世》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代表作之一,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他曾任教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对历史研究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张宏杰的著作颇丰,包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深受读者喜爱。《饥饿的盛世》通过深入剖析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第二部分:《饥饿的盛世》经典语录十条
-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
- “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僵化的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
- “专制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剥削天下的权利,其自私性,决定了他终日处于被觊觎和窥视之中。”
- “乾隆认为应该皇帝垄断所有的伟大、光荣、正确,不给其他人留一点荣誉空间。乾隆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站立着的大写的人,而仅仅是工具和奴才。”
- “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只许有胃肠,不许有头脑。只有这样,大清江山才能亿万斯年。”
- “乾隆用六十余年的努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把民众关进了更严密的专制的笼子里。”
- “乾隆年间仅大的文字狱就出现了一百三十件。三十余年的文字狱运动,如同把整个社会放入一个高压锅里进行灭菌处理,完成了从外到内的全面清洁,消灭了一切异端思想萌芽。”
- “乾隆盛世是传统中国的巅峰,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内,但光鲜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的腐烂。”
- “乾隆时代是一个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纵向对比中国历史,乾隆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民众权利被剥夺得最干净、意志被压制得最靡弱的时代。”
- “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在世界大势面前整个帝国茫然无知,错失了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种下了鸦片战争的种子。”
第三部分:《饥饿的盛世》内容简要
《饥饿的盛世》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对乾隆时代进行深入剖析的力作。全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见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全书以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为主线,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张宏杰首先介绍了乾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指出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然而,在这光鲜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在书中,张宏杰详细剖析了乾隆时代的专制统治。他指出,乾隆用六十余年的努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把民众关进了更严密的专制的笼子里。乾隆对于敢于反抗的“刁民”,态度是一味镇压,而对于知识分子,他更是如临大敌,通过文字狱等手段,扫除一切可能危及统治的思想萌芽。这种专制统治不仅剥夺了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也压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张宏杰还深入探讨了乾隆时代的经济发展。虽然乾隆时代的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但光鲜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的腐烂。乾隆时代的中国人,虽然表面上丰衣足食,但实际上却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之中。同时,乾隆时代的官员们用贪腐侵蚀着帝国的肌体,使得国家的财富无法真正惠及民众。
在文化方面,张宏杰指出乾隆时代的文化繁荣只是一种表面的光鲜。乾隆虽然大规模整理文献,构建意识形态,但文字狱的残酷迫害和焚毁书籍,打断了士人的脊骨,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没能站起来。乾隆时代的文化繁荣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它无法掩盖文化的僵化和封闭。
此外,张宏杰还关注了乾隆时代的国际关系。他指出,乾隆时代的中国虽然威加海内,但面对世界大势却茫然无知。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希望与清朝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然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些请求,错失了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饥饿的盛世》不仅是一部关于乾隆时代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刻反思中国历史的力作。张宏杰通过深入剖析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他提醒我们,面对历史,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辉煌和成就上,更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危机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