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作者: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
第一部分:《包法利夫人》作者简介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他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外科医生家庭,童年时期在医院度过,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细致观察与剖析的基础。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括《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和《圣安东尼的诱惑》等,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时代风貌,对后世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包法利夫人》经典语录十条
- “爱情会经受阵阵寒风,而金钱上的要求风力最猛,能把爱情连根拔除。”
- “生活越亲近,心却离得越远。”
- “新奇的魅力,渐渐地像件衣裳那般滑脱,裸露出情爱永恒的单调,始终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腔调。”
- “她的心宛如这缎鞋:一旦擦着华贵而过,便留下了无从拭去的痕迹。细节已不复可辩,怅惘却留在了心间。”
- “她看惯了安静的风物,反过来喜好刺激。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
- “她的灵魂深处总是期待意外的发生,她睁大了一双绝望的眼睛寻找,然后观看着她生活的寂寞,像沉了船的水手,在雾蒙蒙的天边寻找一个白帆的踪迹。”
- “生活凄凉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顶楼,而烦闷却是一只默默无闻的蜘蛛,正在她内心各个黑暗的角落里结网。”
- “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
- “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哈欠。”
- “因为人对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痛苦,永远缺乏准确的尺寸,何况人类语言就像一只破锅,我们敲敲打打,希望音响铿锵,感动星宿,实际只有狗熊闻声起舞而已。”
第三部分:《包法利夫人》内容简要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57年。小说讲述了19世纪40年代,法国乡村医生包法利·夏尔的妻子爱玛因不满丈夫的平庸,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两次出轨逐渐堕落,最后因负债累累无法偿还,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爱玛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她嫁给了平庸的乡村医生包法利·夏尔。夏尔虽然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对妻子言听计从,包容、信任、宠爱妻子,但爱玛却始终瞧不起他的平庸,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爱玛参加了侯爵家的舞会,被豪华气派和浪漫氛围所吸引,对一位风流潇洒的子爵产生了深深的迷恋。从此,她开始渴望奢华、浪漫的生活,对现实的婚姻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
为了追求心目中的爱情和理想生活,爱玛先后与两个情人莱昂和罗道尔夫发生了婚外情。然而,这两段感情并未给她带来幸福和满足,反而使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她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和满足情人的需求,不断向高利贷者借贷,最终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在绝望之中,爱玛选择了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小说通过爱玛的悲剧故事,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以及小资产阶级的生存困境。福楼拜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他通过爱玛的悲剧,批判了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不良影响,尖锐地抨击了外省贵族、地主、高利贷者、市侩的恶德丑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堕落的社会风习及小市民的鄙俗、猥琐。小说真实地再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表面繁荣掩盖下的残酷现实,将现实和幻想都作为批判对象,是福楼拜文学创作的独创之处。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不仅展现了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更通过对爱玛心理变化的细腻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爱玛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沉沦,都体现了人性中的欲望和挣扎。而夏尔的平庸、善良和包容,以及高利贷者的冷酷、无情和贪婪,则构成了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同时也能感受到福楼拜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