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感》作者: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第一部分:《目标感》作者简介
《目标感》的作者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被誉为“影响世界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是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儿童心理学权威著作《儿童心理学手册》的总主编。戴蒙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尤其在青少年目标感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目标感》基于对全美1200多名青少年的长达七年的社会调查,深入分析了青少年在寻找目标感过程中的误区和成功经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二部分:《目标感》经典语录十条
- “目标是一个把你和这个世界连接起来的真问题。”
- “只有当你真心地关切世界上的某个问题,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的时候,你才算是拥有了一个真正的目标。”
- “明确的目标让青少年产生格外积极的活力,强大的执行力和学习力,促进自信乐观恒心等品质的强化。”
- “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
- “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陷入疏离、空想和浅尝辄止的误区。”
- “目标明确者是最幸福和最有意义的一类人,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 “当一个人将工作视为一种召唤,而非仅仅是一份工作时,工作过程中的体验也就随之改变。”
- “孩子的个性特征,正是通过与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每时每刻的沟通和互动所塑造的。”
-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有利于目标感培养的环境。”
- “出发,永远比向往更有意义。通过帮助青少年找到目标,整个社会也将会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第三部分:《目标感》内容简要
《目标感》是一本深刻探讨青少年目标感培养的著作,作者威廉·戴蒙通过对全美1200多名青少年的长达七年的社会调查和深入访谈,揭示了青少年在寻找目标感过程中的误区和成功经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书中,戴蒙教授将青少年按照目标感的强弱分为四类:疏离者、空想者、浅尝辄止者和目标明确者。疏离者指的是那些在调查和访谈中没有陈述任何目标的人,他们对现状满意,对未来不感到焦虑,缺乏目标感;空想者能够表达出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但几乎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去把目标付诸实践;浅尝辄止者对目标的认识较为明确,但缺乏持久的动力和毅力;而目标明确者则找到了清晰、长远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戴蒙教授指出,前三类青少年在寻找目标的道路上掉进了各种各样的误区。疏离者最大的误区在于他们对现状的满意和对目标的忽视,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在短期内让他们感觉轻松,但从长期来看,他们会陷入空虚和无力感,失去自我价值和社会归属感。空想者则混淆了消费者和从业者的角色,他们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有一些浪漫化的想象,但却缺乏现实意识和专业技能。浅尝辄止者则缺乏对目标的深层理解和价值判断,他们只关注目标能给自己带来的表层利益,而不关注目标对更广大的世界意味着什么。
相比之下,目标明确者是最幸福和最有意义的一类人。他们找到了清晰、长远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些目标不仅对他们自身有意义,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贡献。戴蒙教授通过深入分析目标明确者的成功案例,提炼出了寻找目标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要真心地关切世界上的某个问题,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二是要将目标视为一种召唤,而非仅仅是一份任务或工作。
在书中,戴蒙教授还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培养目标感的建议。他强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通过沟通和互动引导孩子树立目标感,避免过度控制和武断干预。学校则应该放弃只关注应对考试的单一思维,鼓励青少年探讨更广泛的问题和“为什么”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社会则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目标感培养的文化氛围,向青少年传递“你能做到”的声音,帮助他们以务实、有效的方式追逐高远的志向。
《目标感》不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教育学著作。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目标感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世界里,找到并坚持自己的目标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