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

第一部分:《乡土中国》作者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人,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一生致力于中国农村的社会学研究,其代表作还包括《江村经济》、《行行重行行》等。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与文化心理,为理解中国基层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

第二部分:《乡土中国》经典语录十条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在乡土社会里,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
“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在乡土社会里,人伦之道,乃儒家所崇。”
“乡土社会的基层,是私人联系编织的差序格局网络。”
第三部分:《乡土中国》内容简要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农村基层社会进行深入剖析的力作,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费孝通先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深刻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文化心理。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费孝通先生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体现在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三个方面。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此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同时,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因此,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熟悉和信任。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两章讨论了乡土社会与文字的关系。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实际上,在乡土社会中,语言、表情、动作等“特殊语言”比文字更有效。因此,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差序格局》一章则深入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并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种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家族》与《男女有别》两章中,费孝通先生讨论了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结构和男女关系。他指出,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因此,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以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

《礼治秩序》与《无讼》两章则讨论了乡土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和纠纷解决机制。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在乡土社会中,讼师没有地位,因为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而不是通过法律诉讼。

此外,《乡土中国》还涉及了乡土社会的权力分配、血缘地缘、名实的分离等多个方面。费孝通先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剖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乡土社会形象。

总的来说,《乡土中国》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刻揭示中国乡土社会内在精神气质和文化心理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运作机制和文化心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