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第一部分:《万历十五年》作者简介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1918-2000)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和大历史观的倡导者。他生于湖南长沙,早年在家乡生活,后入读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由于抗战爆发,黄仁宇决定辍学,加入国军。抗战结束后,他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并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79年,黄仁宇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作品,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他在纽约上州的医院中病逝,享年82岁。

第二部分:《万历十五年》经典语录十条

  1.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2.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3. “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4.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5.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6. “申时行用恕道待人,又鼓励诚信,就是期望各人自动地各尽其能地补救罅隙。”
  7. “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这表明,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力量无法克服制度性的问题。”
  8. “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9.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10.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第三部分:《万历十五年》内容简要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首次刊行于1981年。这本书以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前后的史事和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全书按照几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如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分为七个章节,在人物的叙述之间穿插着或大如抗击倭寇,或小如妃嫔斗争的历史事件。作者研究的明史,并不只拘泥于大事件和热点,而是捕捉到万历年间表面虽似末端小节,实则为后世历史的发展埋下重要伏笔的事件。在作者的眼中,这些事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均是历史的重点。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一年似乎平平淡淡,但黄仁宇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揭示了这一年背后的深层危机。这一年,明朝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黄仁宇通过描述关键历史人物悲惨的命运,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万历皇帝在很小的年纪就登基了,聪明伶俐,在首辅张居正的协助下,一度让国家国库重新填满。但成年后的万历帝发现,自己不过是太后和首辅张居正的政治工具,宫女太监们畏惧的对象,宫里只有郑贵妃将他当作有血有肉的人,但他却根本无力让这个心爱的女人当上皇后,也无力让郑贵妃的儿子当上太子。这两个愿望因为长幼有序的祖宗规矩,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他只能用怠工来消极抵抗。

张居正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改革家,他的离世意味着明朝失去了重要的改革力量和领导核心。张居正曾经深得皇帝的信任,在他的执政期间内,对税收不清晰的土地进行了重新测量后加强了国家的税收,改善了国库。但张居正的改革因为触动了大地主和文官阶层的利益,死后被清算。万历皇帝也发现了这个嘴上总喊着勤俭节约的老师,居然过着极其奢靡的生活,最终万历新政因为张居正的离世而人亡政息。

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在执政期间起到连接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润滑剂作用。他从张居正的事情中看透了文官集团的阴阳两面性,将文官集团口头上赞颂的礼仪道德称为阳,他们不能告人的秘密则称为阴。申时行无力改变帝国的整个系统,但以和事佬的身份让明帝国得到了休养生息。

海瑞是明朝的模范官僚,但他的一生经历却表明,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力量无法克服制度性的问题。明朝建国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当时靠严厉刑法统治百姓是有限的,必须依靠礼教道德来洗脑,才能维持统治。然而,道德礼仪也绑架了文官集团,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介绍了1587年紫禁城内的生存困局,对礼仪绑架整个社会、禁锢中国社会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剖析。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他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然而,当支持他的张居正离开世界时,戚继光的辉煌也逐渐在官场上暗淡,最终在万历十五年去世。

李贽是明朝的思想家,早年的低级官员,出家后宣扬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他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伪君子,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他主张个性的解放,提倡人类平等,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社会腐败大加痛斥批判。他有着很多信徒,包括了一部分厌倦了虚伪官场的官吏大地主们,但他最后还是因为超前的政治主张,被污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黄仁宇通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明,只靠道德,这个国家是运转不起来的。中国旧王朝一直重道德,轻技术,但到了大明朝的万历年间,世界技术已浩浩荡荡,这时道德明显束缚了明朝社会的发展。可见道德礼仪治国带来的坏处是致命的,社会内部已开始失去生命力,百姓被绑在礼仪这条僵锁上,只崇古不创新,社会少了灵活性和创造力,一旦外敌侵入,整个社会就岌岌可危。黄仁宇认为大明的道德代替法治,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若想进行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等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这就是本书用万历年间的六面镜子,黄仁宇照出了明朝的失败之处。

总的来说,《万历十五年》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深刻剖析明朝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力作。通过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我们得以窥见明朝末年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这些弊病如何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衰落。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